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六二一章 老友慕容德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是有选择性的买,后来只要是好书,他就会请朋友带回来。

  “到现在为止,我买书花的钱在老家买两套房是够了。其中,三株商会的书一本就要一两万,还有一些民国版、日版、欧版的珍贵书籍。这些书买了后,我大都看过了,没有说堆在哪里。”

  有一段,他有点走火入魔,经常整宿不睡觉的看书。

  也就是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他逐渐完成了自己的进阶。

  “之前,很多藏家或客户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拥有话语权。但我现在就是在交易前先做研究,然后把功课呈现给客户,我们和客户是朋友,是平视而不是俯视,这也是我希望的状态。”

  他虽然很幸运,但也并一帆风顺。

  “这么多年,最让我难受,一度喘不过气的是一次送拍经历。”

  2010年,他手上有一对乾隆年间香几,从日本回流的恭王府旧藏,“周围朋友想购藏,而且价格比较高。”

  不过,当年也是中国古典家具井喷时期,一度夺取了书画板块的风头。

  看到拍卖的火爆行情后,他决定送拍,参加2011年秋拍。

  谁成想,短短一年时间,古典家具市场迅速降降温,当晚专场的成交率仅有34%。

  尽管,他的这对香几最终成交,但却让他损失不小。

  “当时心里特别难受,都是自己粗心大意造成的,没有对市场有足够的把握,总觉得拍卖会有个好价格,所以没有选择私下成交”,慕容德后来反省说,这次意外的经历让他对家具市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更加坚定做研究的决心。

  “我们不仅要眼光好,买东西稳准狠,能挣到钱;还要能沉下心来做研究,不断丰富自己。”这是慕容德现在对自己的要求。

  从事古董生意近三十年,慕容德也陆续收藏了一些东西。

  说起他的第一件收藏品,其实要从一笔“失败生意”说起。

  “早年间,我有一两件笔筒买贵了,有一两年时间都卖不掉。后来慢慢就舍不得了。”

  每个人的收藏认知都是有一个过程,此后他就开始有意识地留一些好东西,“纯粹是自己的喜爱。”

  但他一直没在古典家具领域形成自己的系列收藏。

  “第一,没有那么大空间来摆放,比如大漆高古家具等,大件家具还是摆放在博物馆更好一些;另外,古典家具太贵重了,收藏不起。”

  不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开始发现文房的真正魅力。

  历经了十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