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五七八章 外行也能鉴定古董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望明月”。

  到了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改成了“床前明月光”。

  到了蘅塘退士编撰《唐诗三百》,把这两句修改综合到了一起。

  如果有人要卖给你件屏风。

  说是明代的,上面刻着《静夜思》全诗。

  你过去一看,现它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那可以直接把这假货扔出门去了。

  再比如说,6游有一《示儿》,也是众人皆知。

  它开头一句“死去原知万事空”,其实最初的版本写的是“死去元知万事空”,因为在明代之前,“原来”、“原知”都是写成“元来”、“元知”,元字做本来,起初意。

  后来朱元璋嫌恶元朝,连元字也看不得,遂下令将“元来”改为“原来”。

  才成为现在通行的用法。

  了解了这个知识盲点以后。

  若有人给你看一样南宋的古董。

  里面出现“原来”字样,不用再做别的鉴定。

  一定是假的。

  还有一个成语,叫“纸上谈兵”,说的是赵括夸夸其谈,在长平被坑杀了四十万赵军。

  可仔细想想,赵括是战国时候的人,纸是什么时候明的?

  西汉年间刚有纸的雏形,到了东汉蔡伦,真正意义上的纸才出现。

  实际上,“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要到晚清那会儿,和赵括联系到一起,差不多是民国时期。

  如果你看到一件古玩古书里提及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直接扔开就是,假的无疑。

  此前古董界出现过一对明代青花暖水瓶,很精致,所有者宣称是郑和用过的,着实唬住不少人。

  可当这对暖水瓶的题款一亮出来,连我这样的外行人都乐了。

  那题款写的是“明成祖朱氏棣皇帝皇宫御用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

  稍微有文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明成祖是庙号,皇帝死了才有,怎么可能在永乐六年就出现呢?

  有人无自强辩,说庙号说不定是皇帝生前就准备好的?这又是一个标准的知识盲点。

  实际上。

  朱棣死后的庙号是明太宗,一直要到一百多年以后,嘉靖皇帝在位时。

  才把朱棣的庙号改为明成祖。

  后世的人习惯叫成祖朱棣。

  但当时的人可绝对不会这么称呼。

  所以说,如果造假者胆敢在永乐六年的御用瓶底写下“明成祖朱氏棣”的话……乖乖,恐怕下场比方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