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五七零章 龙鳞书(一)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结绳书到清代的线装书,书籍的装帧形态随着书籍的制作工艺,以及所用承载物的展而不断演变着。

  中式传统书籍装帧形式及现代工艺的融合,呈现了现今书籍设计的新理念,表达了今人对古代做书人的敬意,也体现了传承的精神。

  龙鳞装始于唐代,用于北宋,是卷轴向册页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种装帧形式。

  宋代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形容龙鳞装:“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

  它的外形与卷轴装无异,但舒展开后页张边缘有规律的翘起、整齐排列形成鳞状而得名“龙鳞装”,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初唐时书籍装帧以卷轴为主,展到唐中叶,人们出于节省纸张材料、保护书页和便于检阅的目的,对卷轴装作了改进。

  以长纸作底,将书页按一定比例鳞次错开粘贴于底纸之上,是指卷起时从外表看与卷轴无异,但舒展开后“逐页翻飞,形若旋风,鳞次相积”内部的书页宛如自然界的旋风,书页又如鳞状般有序错开排列,故称其为“龙鳞装”,又名“旋风装”。

  传统的“龙鳞装”页与页之间是相隔1厘米的,制作工艺复杂且耗时,这也是它到后来失传的主要原因。

  龙鳞装手卷集龙鳞装便于检阅和大容量的优点与卷轴手卷含蓄内敛之美的特点于一身,以一张比书页略宽的长条纸作卷底,然后将双面书字书页逐次粘在卷底纸上。

  目前,现存的唯一一部龙鳞装作品叫做唐人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便采用此种装帧形式,据说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地宫里,并不对公众开放。

  然而今天,张天元却在这里看到了它。

  由此可见,某些传言,还真得是不足为信啊。

  此书全卷二十四页,页一面书写,其余二十三页两面书写。页裱在一张底纸的卷端,其余二十三张向外对折,每页右边无字处逐次向左鳞次相错的粘裱在前页末尾,看去像龙鳞。

  收藏时从头到尾卷起,外表完全是卷轴的装式。

  张天元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曾在书上看到过龙鳞装的书籍,觉得特别有趣,就想着怎么能把这种失传的技术复原了。

  即便是没有实用意义,也可以当成艺术品嘛。

  他当时认识了一个叫张晓栋的书籍设计师,还专门挖到了神罗集团里头。

  书籍设计师张晓栋经历多年繁复的研究和实践,坚持工匠精神,耐心蓄气,精益求精终让业已消失的龙鳞装古籍重生,也由此成为了“龙鳞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