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五五八章 朝元仙仗图(二)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828 年在浅红冷金笺上为其题跋:“古人绘五帝图,于东、南二帝,意尤矜慎。考陈若道像,擅长而专工则在东华帝君像。

  谓:

  东华位乎震,自乾再索而得震,乃帝出应物之象,非道家不知此义是也。

  又武虞部常绘三十六帝于上清宫,其赤明天帝潜写入太宗御容,真宗见之,焚香再拜。

  盖赤帝即南极天帝,以宋火德王故也。

  此卷亦虞部之笔,而五帝朝元只得南、东二帝,其余皆已佚去。

  他时延津剑合,固是佳话,否则此一截正通卷聚精会神处,谓之全壁,亦奚不可耶。

  至辨正之精确,则松雪一跋已详,无庸更赘一字矣。”

  此图随后为陈桐君所得。陈桐君,字凤翁,室名“补读庐”,号“颖川飞凫人”,顺德人。

  翰墨轩主有陈桐君题于乙卯中秋节之跋,记其收藏该画之缘由及原跋损毁情况:“吴道子五帝朝元图,岭南名迹也,南海卢氏藏之四世沧桑,后卢氏尚新学,尽弃前人珍秘,予于肆购得之,奇缘也。

  乙卯八月朔,吾粤东西北三江水同时并发,平地水深逾丈。

  翌日大火亦至,仓卒出险,仅携倪高士淡室诗卷、赵文敏夫妇合作兰竹卷,独吴迹倒卷至将柯敬中、赵俞二跋损去。

  回忆途中灭顶三次,水浸六时,虽有少损,亦云厚幸。”

  鉴于赵、柯之跋被损,陈桐君特忆补录如下:

  赵跋云,玉山顾仲瑛赠此卷与道士余彦祥藏之十余年,偶以见视,诚奇宝也。

  然非深知汉魏石画之神理,鲜能领略其奥妙。

  审此人殊其貌服别其制,繁而不紊,简而无遗,环佩飞扬,千变万化,始知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固非虚誉也。

  柯跋谓金人破汴,余珠玉帛辇之北行,古书名画,弃之路下道上,卷首割裂垢甚,必经浩劫,他日恐无延津之合,而卷中聚精会神处,全在东南二帝与护法。

  法谓之全璧,亦奚不可按武宗元朝元仙仗,自南渡后已归贾相悦生堂,古迹记斑斑可考。

  此卷前后并无贾似道悦生堂封字葫芝等印,其非虞部明矣。

  宋人去唐未远,吴迹尚多留存,源流亦易于稽核,翟张二公,定为吴笔,必有可证,宋之不逮,唐者笔力古拙矣。

  吴生本传有洛城玄元皇帝庙壁五圣朝元图,杜工部诗句亦恰为写照,更驰借天王送子图以校如出一手,余定为玄元皇帝庙壁之稿本,可无疑矣神。

  据此可知,陈桐君得此画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