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四九五章 乾隆御墨 2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化轩的墨,一种是一个小人拱手作揖,被用作日常使用;有一些舍不得用的墨则加入了另外的设计,就像比较有名的七十二月令、六十四御园景等,把季节气候、三山五园主要风景都精选了做到墨上。”

  这就是如今清朝收藏中值得称道的多套御墨。

  当然,即使收藏数量庞大,但御墨对于故宫的藏品来说依然算是小项,对于皇帝来说也主要还是为画画、写字服务。

  而在储藏地点来看,清朝的御墨收藏则主要分布于四个区域,包括养心殿、乾清宫、慈宁宫和北五所。

  养心殿和乾清宫毫无疑问是皇帝所在之处,北五所的古董房一直是储存文玩之处,算是清宫的库房,所以留存御墨也说的通;而慈宁宫区域所留存的墨多以彩墨为主,专家猜测原因可能是给太后抄佛经、画画使用而留存。

  锦盒制作是清朝御墨收藏的重要部分,到了雍正时期,就找造办处给一些没有用过的墨加盒子,于是墨以前都是光光的一块,后来加盒子就形成了一种形式,有漆盒、木头盒等各式各样的盒子。

  尤其是在乾隆时期,档案里很多记载,有时候乾隆嫌盒子不好换一个,有的一套墨九块用了一块还剩八块,放在盒子里不好看,干脆下令重新定做一个八块的盒子。

  有的好墨用了一块剩下的舍不得用了,就再重新换一个盒子,所以大量记载都是换盒子的记载。

  从而就间接的知道乾隆时期宫廷里的御墨制作和收藏。

  当然乾隆对于文化的爱好传承于康熙,书画如此,御墨亦是如此,所以乾隆时期改变了早期御墨的设计,但是他却特别喜好康熙时期留下的御墨。

  康熙根据他自己的心意设计御墨,留下了14种,到乾隆时,他觉得是爷爷喜欢的墨自己也喜欢,于是把这14种墨重新打造了个盒子收藏起来。

  后来根据这14种墨的启,想别的类似题材,展成26锭,后来又展到4o锭,乾隆这套4o锭墨一直非常有名。

  仅这四十锭墨就有三种不同的叫法。

  乾隆时期的六十四御园景,把乾隆热爱的三山五园,还包括圆明园被烧了的景色都做到了墨上。

  64锭墨里就有各个墨家的成果,就如当时的曹素功所做的12锭墨又单独组合成一套,例如其中的三山组成一套,五园组成一套,中海、南海、紫禁城又都不一样,取的名字也不一样,但是凑成一个大的组合就叫64御园景,这一大套可以分成不同的的部分。

  又像西湖十景实际上是45景,不仅仅指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