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零九七章 难以复制的技术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东西太少了,目前已知的也就只有两件,加上张天元手里这件碎掉的,也不过就是三件而已。

  众所周知,想要仿制一件瓷器,那肯定是要用瓷器的碎片来进行研究的。

  可是这种宝贝,谁敢去打碎了研究啊?

  是大英博物馆愿意?

  还是景德镇愿意?

  这可是给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啊,谁敢在这上面做文章打主意,那估计离死也不远了。

  而且退一万步讲,真有人偷了两件东西打碎去研究,可是还是不够啊。

  两件而已,这参照太少了,根本不可能现君子瓷的秘密所在,除非这个人拥有张天元那样的鉴字诀,或许还有点可能性。

  即便这东西真能复制出来,可技术归技术,古董依旧古董啊,你复制出来的,它也不是古董啊。

  张天元现在没有将君子瓷修补起来,主要是因为他想要利用这些碎片研究一下,反正他的鉴字诀拥有这方面的能力,一定可以将君子瓷的制作技术以最小的投入给研究出来的。

  即便是那种特殊物质,也能用地球上的物质来替代。

  一旦君子瓷的技术复原出来,那么神罗集团又可以拥有一项主打的品牌了,这对张天元,对整个中国瓷器来说,那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能问你个问题吗天元?”

  杨怀仁观察了一会儿那碎片,笑着问道:“这东西表面上跟唐三彩很像,估计一般人都会判断它是唐三彩吧,你到底是通过什么手段鉴定出来它是君子瓷的?”

  倒不是杨怀仁怀疑什么,主要是他想要鉴定,都很困难。

  “其实这个鉴定还是比较容易的,师父您很懂唐三彩,应该知道一般书籍在论及唐三彩鉴定时都把造型、胎、釉作为鉴定的三要素。

  但在高仿唐三彩赝品花样不断翻新的情况下,已很难从胎和造型上现高仿唐三彩的破绽了。

  惟有把握唐三彩釉面特点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唐三彩真品表面釉层较厚,一般在o12至o15毫米左右,釉中气泡很少,用肉眼观察,表面裂纹不明显,更不会有横七竖八的长纹开片。

  由于多用刷釉法,釉面均匀,如用淋釉法上釉,也只是在器物底部釉厚处才能见到厚薄不均的情况。

  从本质上讲,唐三彩是一种亮釉,其光泽亮丽柔和,具有古瓷器表面的莹润感。

  而赝品通常表面有一种耀眼的‘贼光’,这主要是由于仿品釉内玻璃质成分过高所至。

  但对于高仿唐三彩来讲,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