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零二九章 真金不怕火炼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的,那样的话,他就不用这么痛苦了,现在明明看到了好东西,却不能得到,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煎熬了。

  “实在抱歉啊席勒先生,我说过了,东西我是不会卖的。”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

  这两件东西的去处,他早就已经定好了,那就是进入他的神罗博物馆之中,然后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去参观。

  对他来说,这就是人生的一种追求啊。

  “张先生,就不能再好好考虑考虑吗,这两件金装定器,我只要一件,你尽管开价,一亿美金行不行?”

  席勒不愿意给白银盒子出一亿美金的价钱,却愿意花费一亿美金购买一件金装定器,足见他对金装定器的喜爱了。

  这恐怕就是一个人对某种东西喜欢到狂之后,完全凭个人喜好出价了吧。

  说实话,这样的东西虽然说是价值连城,可是真正要卖到一亿美金,那还真不太现实。

  席勒出这么高的价格,那真得就是拼了啊。

  “一亿美金!不是吧,这东西居然这么值钱?”

  哈德站在一旁,直接傻眼了。

  那个华裔专家叹了口气,开口说道:“金装陶瓷工艺,即棱,也叫扣。

  所谓‘银棱’装饰,是指用银片包在瓷器的口沿或底足上的装饰工艺。

  作为装饰工艺的‘扣’,解释为‘金饰器口’。

  这种工艺多用于北宋定窑瓷器上。

  根据用材不同,被称为金扣、银扣、铜扣,也叫金棱、银棱、铜棱。

  棱和扣应是同一种工艺。

  这一金银装饰瓷器的技法,为后世制瓷业开创了一条新路子。

  它集金银富丽豪华与瓷器含蓄典雅之美于一体,对陶瓷的兴旺达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描金、贴金、金釉、胭脂红釉等工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定瓷包镶金银口,华贵时髦,宋代宫廷极其盛行,逐渐波及民间。

  于是包金银口逐渐成为一门行业,宫廷民间皆设作坊以供时需。

  宋朝工部文思院设‘棱作’,内廷后苑造作所亦设‘棱作’,只负责瓷器及其他器皿镶口。

  都市汴京城内,镶金属口作坊面向市场,不必金银,铜口亦使其增色。

  金装工艺是风靡宋代的一种时尚,是为了提高瓷器的身价而采取的商品深加工工艺。

  金钿与陶瓷联姻,赏心悦目,犹如锦上添花,使得定瓷在高雅秀丽之外又增添了一份雍容华贵。

  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