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四四一二章 明青花上的故事图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摩肩接踵的人群,熙熙攘攘的叫卖上,还有混合在空气里的食物的香气,再加上这里的蓝天,白云,温暖的阳光,让他感觉这个市场是如此的美好。
  不过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缺憾就是,他逛了小半个市场,还没有什么入他眼缘的东西。
  这里贩卖的东西虽然不少,但是最起码有一百多家是卖普通的二手货的,还有一些胆大包天之辈,在贩卖那些从别的地方走私进来的动物。
  但这些东西,丝毫提不起他的兴趣。
  他走的比较快,甚至干脆开启了寻字诀。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漂亮的瓷器映入他的眼帘之中。
  让张天元最关注的,并非这个瓷器的品质。
  而是瓷器上的画儿。
  这应该是一件明代的青花瓷,跟元青花相比自然价格上要欠缺不少,但上面的人物故事图,却非常引人注目啊。
  画面中,一老者头戴方巾,左手拿着书卷,坐于凳几之上,背后的书桌上摆放着厚薄不同的书籍。
  老者的左边同方向席地而坐着同样戴方巾同等年纪的两个人。另外有两个年轻人与他们面对面席地而坐。讲课者用心,听课者认真。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独有的一种教育形式。书院的名称始见于唐代,发展成熟昌盛于宋,延续于明清。
  有学者云:书院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精舍”、“精庐”。
  早期的书院一般都是民办性质,因为民办和官办的官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官学的教育以科举为主要目的,为应试教育而读书。
  而书院就不一样了,更侧重于学术交流,学向教授,是整体的素质的教育。
  历史文化名城金城,素有“小邹鲁”之称,教育事业历来十分发达,学风端正,书院林立。
  历史上影响力大的书院有:丽泽书院、崇正书院、说斋精舍、桐荫书院、丽正、长山等。
  南朝金城人刘峻、刘孝标曾经在金城山讲堂洞开堂讲学,是婺州书院有记载的最早的雏形。
  古代金城真正意义的书院,诞生于宋朝南迁之后。
  由宋朝望族,曾经出过四位宰相的吕氏家族的吕祖谦、吕祖俭兄弟创办丽泽书院。
  清代学者全祖望在《同谷之先生书院记》中说: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
  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明心,吕学兼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邑之。
  吕祖谦家学渊源。
  《宋史·吕祖谦传》称“祖谦之学本于家庭,有中原文献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