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四二九五章 小小的报复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达出来,而且唤醒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根除战争根源,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儿子被征入伍在西线阵亡。
  1920年她和爱因斯坦等人组织成立了国际援助工人组织。
  1932年她和其他社会主义者组成反对纳粹的阵线,希特勒上台后,她被取消普鲁士学院院士的荣誉,并禁止她的作品参加展览。
  1940年她丈夫去世,1945年他的孙子又在东线阵亡。
  1943年她的住宅被炸毁,她离开柏林到德累斯顿附近的一个小镇居住,并在那里逝世。
  她因为和丈夫居住在贫民区,了解普通人民的贫困境遇,她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反映普通人民的贫苦生活。
  无论是困难或胜利,名利的诱惑或舆论的指责,以至政治上的压力,都没有动摇过她对于工人的热爱,没有改变过她的审美观。
  有人问她,为什么偏要画那些“褴褛粗鲁”的工人。
  她说,她确实觉得他们比那些“文明优雅”的上等人更美。
  她的第一组成名的作品,是反映一八四四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版画《织工反抗》。
  这套版画包括《贫困》《死亡》《密谋》《织工的队伍》《突击》《收场》六张。
  珂勒惠支在她的组画中,尖锐地表现了工人们在忍无可忍的境遇下所进行的反抗斗争,以及剥削者的残酷暴虐。
  整套作品画面灰暗,工人们备受压迫,无奈、悲怆跃然纸上,有着很强叙事逻辑,真实的情感触动着人的心灵。
  贫苦的工人守视在病重的妻子床边,“死亡之神”降临到工人家里;
  工人们秘密商讨斗争的对策;
  团结起来的工人结队前进;
  袭击厂主的房屋;
  遭到镇压后工友们把牺牲者的尸体送回家去。
  一八九八年展出这组作品时,年高望重的门采尔和著名画家李卜曼都提议授予作者金质奖章,但遭到了德皇的否决。
  皇帝说,他不允许把奖章发给“贫民窟的艺术家”。
  当然,珂勒惠支并不屑于这枚奖章。
  她之后又创作过同类型的作品。
  张天元今天从警所里面顺走的,就是《织工反抗》这套版画中的一幅《突击》!
  这幅画对张天元的触动很大,因为在中国,也有过同样的历史,所以人总是会产生一些共鸣。
  第一次把柯勒惠支的作品介绍到中国的是鲁迅。
  鲁迅自1931年收到柯勒惠支的版画后,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