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重启大明 > 第四章 枪在肩(一)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丁一称为那颜,这不是拍马屁,这是草原上的习惯,胜利者应有的荣耀。

  当丁一率领一千火枪兵、一千都音部落的骑兵出现在宣府关外时,守将大骇,虽不敢放丁一进关,但使人去认,当真是脱脱不花、也先、阿剌等人无疑。于是连忙供给帐篷等物,又派人八百里加急,用吊篮把李云聪吊上城,派了人护送着李云聪,将丁一奏折送到京师去。

  当收着丁一的折子,整个京师就沸腾起来,也许用一个现代的词语,更为传神一些,那就是:全民狂欢!这可不是离京万里的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啊,这是关外啊,无论脱脱不花还是也先,人没见过,这名头大家可是知道的,就算不知道,鞑子的皇帝和太师,单这官衔,就足够让大家疯狂了。

  而朝堂之上,近了京郊,便一路狂呼:“丁容城擒了鞑子皇帝和太师!”的李云聪,却就没有入京之时的风光快意了。因为朝廷之上,一众大臣几乎是轮番地质问着他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景帝似乎很乐意看着这种情况的出现,根本就不去制止。

  “丁容城立甚么漠北、漠南警备区,是谁给予他这权力?这是逾权!退一万步讲,便是战时事急,军机易逝,那也不应弄这劳什子警备区!这等衙门的名目,也不曾递上折子来,到底何等品级?这衙门官吏如何配备?为何不按宣慰司、宣抚司……”吏部那边就先发难了。

  没这种衙门,抚夷方面,朝廷有定制的,就是按着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之类的。

  跟接着礼部有侍郎,也抑压不住,出班开始来喷了:“丁总宪凭何能委那萨满为草原通天大萨满?此事于礼不合,史不曾有!若战而胜之,当应有教无类……”意思就是推广儒家,使得草原人也奉孔夫子为圣贤等等,否则的话,“……容城纵有不世之功,也为名教罪人!”

  至于户部那边倒还好些,刚喷了两句:“草原减丁,于华夏便是大功,为何丁总宪要养活草原鞑子不能活之丁口?难不成以我华夏民脂民膏,去博鞑虏之欢心么!”便被担任首辅的户部尚书陈循以目光制止,所以那出来喷的侍郎,不情不愿加了一句,“或其中有曲折之况,汝为信使,却不能将其表述完全,实陷丁总宪于不义!”也就是从喷丁一,转为喷来报捷的李云聪。

  大理寺那边要剧烈许多,主要就是四海大都督府,有什么权力审判也先、脱脱不花、阿剌这蒙元的皇帝和太师、知院?他们认为这权力应该是归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三司会审才对的,丁一这么干,绝对是目无法纪的表现。

  连鸿胪寺也跳将出来,认为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