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重启大明 > 第三章 永镇广西(八)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地会的预备成员、十来个忠义社的成员,他们不定期地按命令到府城接受各种培训,带回去许多崭新的思潮。

  对于乡村的老人来说,这让他们忧心忡忡,但对于青壮来说,这让他们兴奋,并且有了一个极为正面的籍口:俺等不是跟着造反,这是靖西伯爷教导的!他们热衷于在田地说起五年后的广西,他们憧憬着以后整个广西都没有穷人。

  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讨论的,所希冀的,跟密谋君主立宪的那班人的理想,相去甚远——耕者有其田和平等的教育机会之类的东西,不是杨善、石亨甚至王佐他们关心的事,当时签署那份东西的那些,依然是士大夫的存在,他们更在意的是相权的名正言顺、以及尽可能地把皇权限制到一个极致的范围,严格的说,终极目标,就是把皇帝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完全踢出国家事务决策的圈子。

  丁一并不是发疯,而是在广西这段时间里,他深刻地体现到,这些东西打动不了百姓,因为离得太过遥远了,甚至包括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于贫苦的百姓来说,他们也就是“噢”了一声,然后说一句“敢情好”,他们都赤贫到没有财产,都是贫雇农了,还有什么私有财产?家里一条裤子,谁出去谁穿的贫民,要让他们对私有财产不容侵犯感兴趣,至少得先让他们有财产。

  当回到梧州府城的时候,丁一发现,有时候扔下不管,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至少李匠头那边,在丁一扔下不管之后,他们通过加大弹壳的锥度,来实现了抓取弹壳;而且炼钢方面在依照丁一给出的焦炭制作方法、怀集苍梧两处矿场供应不绝的矿石进行不计成本的实验之后,开始能稳定出产低碳钢,高碳钢实验仍在进行之中,但至少梧州府城那钢铁工场那几根巨大的烟囱,那升腾起的污染气体,让丁一觉得那就是希望,钢铁产量,就是一切的基础。

  “师叔,我等不过是做明经题罢了。”而让丁一没有想到的是,领导着钢铁工场走出实验室阶段,而开始进入正式生产的人,居然是苍梧县令杜木。应该是为了混进靖西伯爷的圈子里,所以杜木在发现工场的李匠头闷闷不乐每天买醉时,他就去搭讪了。

  不得不说,跟杜木的交谈,让丁一感觉要比和李匠头沟通轻松许多,杜木拿出一本装订好的册子,翻开之后向丁一禀报:“弟子听了李匠头的苦处,便请他禀告师叔,看看能否让弟子也来学点东西……”

  杜木做事很有分寸,他并没有搭上讪之后就试探李匠头,而是主动提出李匠头应该去问丁一,能不能让他参与进这件事。要知道这年头,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