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重启大明 > 第十五章 江山万里烟 (五)【月票还债-2】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禁失笑:“看来谢雨城的绰号应是还给这位才对。好了,胖子,你这时节就是为了和我说这笑谈?”丁一知道文胖子不是这样的人,就信那王某人真的很倒霉,刚才使人架开了去灌酒也就是了,不可能为了这种事专门示意自己出来说话。

  “王尚德现时是总督南京机务,侄少爷此时去南京,却是挑王尚德的刺,大司马这是要您的投名状啊。”文胖子压低了声音,向丁一介绍着那位坐镇南京的靖远伯王骥王尚德。说起这位也是属于王振关系户,据说三征麓川,却捉不住叛军首领思机发。所以当时朝中认为王骥渎职,“老师费财,以一隅骚动天下”,要求把他问罪的。是王振左右了这件事,王骥才没有获罪的。

  如果不是景帝登位时,王骥还在平苗,大约是和王山、王林一个下场了,所谓的“群臣劾王振并及骥。以骥方在军,且倚之平苗,置弗问”,所以文胖子认为,于谦是要丁一去找王骥的错处,把王骥拉下马来以表丁某人的忠心。

  丁一没有说话,他是军事战例爱好者,不是计算机,不见得大小战例百分之百完全知道。但三征麓川还是知道的,大明中前期算是比较大型的战事,如果不是土木堡战役失了皇帝,而夺去大部分的焦点,征麓川,应该说是很引人注目的。

  这三场仗最后是一路打到缅甸境内的孟养,也就是从千百年后的云南瑞丽,一路推到孟养,这距离本身就有几百公里,指责王骥“每军负米六斗”,大意是虐待士卒吧,问题是不这样,补给线这么长,特别是那地形,怎么弄?又要求在这山林地形之间,要他捉住思机发,否则就认为王骥渎职浪费公帑,只能说明朝的御史远比后世的公知苟刻得多。

  王振这军事白痴,大约也是拿不准主意吧,于是当时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那御史去王骥军中效命,结果这位御史“匿不去”,躲起来,不去。可见这位御史是真是风闻奏事,完全没有实地考察。

  这时徐主事居然自己摸过来泳池这边,却对丁一说道:“大司马还有口信。”文胖子是知情识趣的,马上就辞了去。于谦所说的,无非就是对于王骥这个人,极不以为然,认为他根本就是没有能力,不但以征麓川为例,还以回军平苗为例,说是平越被围半年,巡按御史黄镐死守,粮草吃尽掘草根来充饥,但是王骥领军驻在辰、沅之地,却不进军救援等等。

  丁一不知道事实到底是如何,只不过于谦的意思,总算是弄明白。

  看起来文胖子是有点想得太多了。

  依着丁一分析,于谦并非是要自己去弄投名状,让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