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新宋英烈 > 第四十二章 通天之路(十三)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的见识,能够大致了解今后历史的走向和发展趁势,知道这个时代的中原朝廷采取什么样的内外政策最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而且,他们所了解的这些知识是无数的专家、学者根据此后的历史进程,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非常具有说服力。

  其次,在突出重点的同时,还要顺便兼顾一下其他方面。例如在冶铁炼钢、海边晒盐、制造望远镜等等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向柴荣展示一下,为自己增加一些分数。

  至于具体由谁来向柴荣展示这些优势,则要依据众人本身的能力和知识来决定了。在火器方面,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都赞成由徐绍安和曾志林出面解说。而在政治方面,绝大多数人包括王崤峻在内,都主张应该由张维信负责与柴荣交流。张维信刚开始的时候还主张此事应该由王崤峻出面,自己从旁协助,但他的建议被王崤峻非常干脆的否决了。王崤峻表示,自己对这些事情远没有张维信熟悉,即使是现跟张维信学也只能学个皮毛,柴荣如果多问几句肯定会露馅,那样一来反而不美了。见王崤峻的态度很坚决,张维信最终也不得不接受了大家的主张,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另外,此次觐见柴荣,如果“代表团”表现良好的话,对方还可能会因为欣赏大家的能力,喜欢“代表团”送上的礼物,而给众人赏赐。对这个问题,众人一致决定,如果柴荣赏的是钱财或者实物的话,那就收下。如果柴荣赏的是官职的话,那么在目前团队成员都不太可能会留在周国的情况下,还是应该比较婉转的拒绝为好。毕竟团队成员在今后比较长的时间内,都会生活在幽州,身上有一个周国的官职——那怕只是个虚职——总是不太方便。一旦这事被当地的官府,特别是留守府的人知道了,对团队在幽州的发展乃至安全都是相当不利的。

  当然,这些只是“代表团”众人关起门来定出的应对计划,真正见到柴荣后,大家还是要随机应变,绝不能只拘泥于计划,而不知道变通。

  应对计划制定好了,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太师父那边的消息了。好在,扶摇子并没有让众弟子等太长时间,众人见过扶摇子两天后,也就是显德二年腊月二十三这天一大早,就在“代表团”众人在客栈里商量着应该搞点什么活动过小年时,店里的伙计就来报信,说是朝廷派的官员已经进了客栈,要找他们中的管事之人说话,正往他们所住的小院而来。

  听说是朝廷派人来,王崤峻等人就知道是太师父的奏报有了回信,估计柴荣打算召见他们了。于是,众人连忙迎出院外,将朝廷的官员接进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