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帝国崛起 > 第八百七十二章什么才叫民意?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反复研究之外,还有一种强烈的神秘色彩。在大明研究陈燮并在报纸上登出研究结果这种事情不犯法,而且还大受读者欢迎。老百姓都是爱八卦的,大人物的家长里短才有意思嘛。

  酝酿日久的公务员改革制度不是朝夕之事。开始的时候就是打着政策研究的旗号,由教育部出面搞研究。主要方向还是针对大明现状,提出一些官员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挑刺的工作当然轻松了,这种面向全国的找茬活动进行的并不顺利,为啥啊?官员有抵触呗?这种事情,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但是人家教育部说了,这个调查研究。都是发表在内刊《时政摘要》上,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尽管如此,类似的调查依旧无法顺利,千方百计的阻挠依旧在进行,但是不可阻挡。这个时候各省的议会作用就出来了。你一个官员现在干的好坏,省议会是有监督权力的。得知有这么一个研究,议会方面主动找上门配合。哪哪的官员如何如何,做了什么事情等等。

  这些研究文章陆陆续续的刊登之后,慢慢的汇总出一些结论。前后进行了五年左右的研究,相关文章都堆成山了。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存在这些问题不是官员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和选拔制度存在不足。怎么弥补呢?公务员制度呼之欲出了,这种活就得慢慢来,求的就是一个水到渠成。公务员制度是双轨制,一方面保留过去的科举,这个不能操之过急。公务员制度更大的作用是起一个补偿的作用,等于给那些科举无望的人开了一扇小门。内阁的人事部门抵触也不大,当然这都是现在的过渡。也是陈燮一直追求的平稳过渡,或者叫改良。

  当然,很多历史时期,改良都不会有结果。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任何一种根深蒂固的体制,要进行改良,都会引起强烈的反弹。这种反弹,可能是政治斗争,也有战争。日本这么一个小国,民治维新都打了起来,大明如此之大,怎么会平安无事?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大明不是出了个开挂的陈燮么?一手抓军事,一手抓经济,两手都硬,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大明内部的反弹很难掀起波澜。这些年各地多有官员打着皇帝去旗号闹出点事情来,都被当地驻军无情的镇压了。整个大明类似的事件,发生了上百起。但是在报纸上,你肯定看不到这些内容。言论自由,不是没限度的。说的难听一点,报纸上骂内阁没事,骂陈燮本人生活**也没事,但是设计他搞出来的制度,那就肯定有事。

  尽管陈燮发出的声音没有人会站出来以激烈的方式抗衡,但是陈燮每一次的政治改革,都会拿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