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帝国崛起 > 第六百七十八章 推荐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推动了海上贸易的快速发展,并且还多次和陈燮的人组团跑印度,最近正在谋划组团去欧洲呢。

  陈燮觉得应该给点鼓励,这才对郑森和颜悦色。抬举了一把他老爹。搞的钱谦益误会,心说这个郑家的家教不错了,明明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内,还转托自己来引路。

  郑森顺势提出要进南京格物学堂学习的请求,陈燮听了当即拿起笔来。亲笔写了一份推荐信,交给郑森道:“格物学是推动大明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但是道德文章也不能落下了。世界上有四大古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华,其他三个文明都灭绝了,而未余我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至今,这与先贤圣人的教诲是离不开的。”

  陈燮这话不是瞎说的,现代社会的中国,社会道德沦丧的速度,很大程度上跟老祖宗的好东西没有被重视有关。经济要发展,社会道德体系和构架,也不能轻易摒弃。

  格物学堂是个很奇怪的地方,一方面传统士林对她深恶痛绝,口诛笔伐。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带来的现实需求,格物学堂现在是整个南京城里最难进的学堂。这里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进去读书的地方,真的要有本事往里靠才行,真正有资格往里头推荐学生的人,都是陈燮体系内的大佬。这么说吧,就算你是个举人,想进去读书,你就得参加考试。别扯什么老子连举人都考下来的屁话,在那不管用。而且这地方还缺德,每年的招生名额是死的。初秋招生前三个月,就把名额向社会公布,告诉大家收多少学生,收满就不招生了。

  话说一开始很多人还打算看学堂的笑话,江南这块地界上,啥时候轮到格物学来出头了。谁曾想,第一届招生就人满为患,多是一些商户人家的子弟来报考,少数秀才也夹在里头。发展到现在,每一届招生不过一千人,学制三年。崇祯十五年至今,这个学堂从最初招生三百人,发展到现在已经算很慢了。不是不想快,而是大明想招合格的学生太少了。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降低标准的学生。建新年后,规矩越来越严格了。

  陈燮坐镇江南期间,开办了三大学堂,第一就是格物学堂,第二是南京医学院,第三是华亭技术学堂。这三个学堂,培养的都是陈燮需要的人才,你还别担心这些学生没有去处,辽东和南洋现在是传说中遍地黄金的宝地,只要能从学堂毕业,就不难去这两个地方谋个一官半职的。当然技术学堂的学生更为吃香,能进去读书,一辈子的饭碗都有了,每年大把从地主老财转变为资本家的货色,挥舞着大把的银票,在门口招揽毕业生。现在混的最差的,居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