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帝国崛起 > 第四百九十三章用心良苦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三个近卫。在新区空旷的街道上漫步。这个新区的位置,应该就是旧上海的浦西一带。在这个地方从无到有的建设一个新城市,做这个事情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成就感和满足感。还有一种使命感。华亭本地的商人。已经闻风而动,未来这个地方,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对外的贸易。船舶司的存在,注定了这个新区的繁荣。江南商人对利益的嗅觉,根本就不用别人来指点。只要传出开海的消息,这一片低价就能涨十倍。当初用白菜价买下这一大片土地的陈燮,本钱早就回来了。

  整个新区,目前还是一个巨大的工地,码头上工人在忙碌。街道两边的门面房早就销售一空,就等着交房进入。开张做买卖。江南既然开了海,今后苏浙两地的丝绸。陈燮就不打算往大员运了,在那边交易肯定不如让欧洲人自己来新区这边交易。理由很简单,大明需要了解世界,关上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就算有人还想这么继续下去,也得问陈燮答应不答应。工商业繁华的江南,未来将是大明的标杆。而华亭这个地方,今后就是大明对外的一个重要窗户。大员那个地方,怎么看都没法取得在华亭这里的效果。

  “荷兰人提出交赎金么?”陈燮登上辽东号的时候,见到了匆匆赶来的恭撒录。走这一趟,不是单纯来的送战报,还有下一步的行动需要陈燮的知识。

  “是的阁下,按照惯例,他们有权赎回自己。当然,这是贵族之间的事情。您是一个贵族,卑职以为,您更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揆一和普特曼斯,都愿意以五千个紧闭的价格,把自己赎回去。”恭撒录恭敬的回答,他说的也是实际情况。欧洲那边,确实有这个传统。至于是不是贵族,这个事情陈燮不清楚,恭撒录也说不明白。

  “军官一万个金币,士兵五百个金币。拿不出这笔赎金也没问题,在煤矿挖一辈子的煤还账好了。对了,根据你们的了解,如果我们的价格太高,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是否会进行报复?”陈燮对此很不伤心,这笔赎金对他来说,可有可无。不放狮子大开口,看看荷兰人的反应。由此来做出一个判断,远东的荷兰人的实力如何。

  恭撒录摇摇头:“不太可能,荷兰人在远东的实力并不强,就算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商战船倾巢而出,也不可能获得胜利。而且这样做的代价太大,就目前的局势而言,荷兰人应该会寻求一个和解的机会。”

  这个答案让陈燮陷入了沉思之中,就个人的想法而言,现阶段还不适合立刻进军南阳,最佳的时间,应该是英荷战争爆发以后。大员可以作为一个前进基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