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帝国崛起 > 第四百八十五章融合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进军大海。迸发出来的能量根本就不是荷兰这样的小国可以比的。

  送走林亨万之后,普特曼斯立刻动手给印度写信,其中重点强调了一句:“大明的国家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正在向大海进军。这是一个大国,蕴含的资源和能量,远远不是荷兰可以比拟的。我们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来我们可能会输掉大员,甚至是巴达维亚。“

  普特曼斯给印度的信送出去之时。陈燮正在北部视察定居点。这一次来大员,至少在表面上。没有人能看出陈燮来此的真正用意。

  走在大员北部的田野上,这里曾经都是荒地。中国人对土地的执念,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真正用意上的大规模移民,不过是短短的三年多一点。但是现在看看这片定居点,坞堡建于一个山脚下,不远处就是开垦出来的农田。夏收已经结束,地里新插的秧苗绿意盎然,在风中摇摆起伏。一眼望去,这一片绿色一直延伸到远端的山脚下,延伸到大海的边缘。

  “都是上好的水田啊,这些年一共开荒六百万亩,百户人家一个坞堡,成年男女,都可以持枪。说起来,还得感谢老爷,送来的百姓都是寻常人家出身的,女子也都是大脚婆子,要是来个娇滴滴的小姐,在这个地界可不好活下去。”负责垦荒这一块的罗海清并不是登州人,而是崇祯三年春天,陈燮北上的时候救下来的一个南方的小生意人。当是他的生意算是破产了,赶上登州营要统计运输战利品,他站出来帮忙,被直接留下做了个小负责人。后来在军中,职务有所升迁,辽东移民的时候,他被选中负责一些事物。陈燮打败了郑芝龙,移民大员的时候,他被选中作为负责农业的官员。

  你要说修个要塞和道路之类的东西,几个葡萄牙人都能胜任,要说开荒种地,还得是中国人。陈燮听着他的介绍,在田间的小路上行走时不断的点头道:“辛苦了!”

  罗海清笑道:“辛苦也不算太辛苦,我要的做的事情其实就两个,一个是组织人手预防疟疾,一个在坞堡屯长的人选上多费点心思。其他的事情,组织百姓操练,那是额弘略在负责,组织修要塞,有方斯谷大人。运输和后勤保障,还有恭撒录大人。这几个番人,做事很尽心,对老爷的忠诚没得说。”

  陈燮不动声色的问:“探矿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跟土著的关系怎么处理的?”

  这个问题,还是方斯谷上前道:“回阁部大人,目前发现了煤矿,其他的矿产还在探测中。土著的情况不好,打了很多次,他们死了一些人,我们也有些死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