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帝国崛起 > 第四十五章唐寅最出名的画原来是这个(求推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不行,这孩子一个人,得赶紧给他寻个媳妇。”周氏这么一说,张瑶表示赞成。成家立业,开枝散叶,这是绝对的大事。

  “娘家有个表侄女,长的倒是水灵,就是家境差了点。”周氏提起这个,张瑶便笑而不语。夫人心里想的啥,老夫老妻了,还不一眼就看出来了?

  “我的夫人诶,思华啥品性?你担心这就没意思了。赶紧的,看看谁家有合适的,怎么也得举人家里的嫡女。不然配不上思华的身份。”张瑶这话说出去,还真有说服力。陈燮这个神医,在明朝想做官,那可太容易了。进了太医院,六七品的医官手到擒来。虽然以后前途不算远大,但胜在安稳。一个举人家的女儿,哪有资格在陈燮的面前摆架子。更不要说陈燮挣钱的本事,登州城谁不知道他的能耐?

  服气俩一商议,周氏就开始活动了,赶上儿子放假了,打发去张家庄,给老太爷请安,接来过年,顺便看看思华大兄在忙啥,刘掌柜也说不清楚,什么改进基础设施,不就是修了个澡堂子,挖几条水沟么?

  张薪领着弟弟们给老太爷请安,张老太爷的病基本好了,现在走路都不用人扶着,也不咳嗽了。每天闲着没事干,就在庄子里闲逛,看看陈燮给这个地方带来的变化。现在这里是陈燮的地盘了,老爷子决定去登州城儿子那里住着,张薪就是来顺便接人的。

  张薪找到陈燮的时候,这家伙正在学堂的工地上指手画脚的。

  “水沟再挖深一点,排水一律要用暗沟!蓄水池小了,再大一倍。”文八斤手里的小本本,记录的叫一个快,碳素笔这东西真好用,就是这名字有点怪啊。

  张薪来到工地,很快就看出这个学堂的不一般。首先是大,怎么也得有府学三个大,中其次这建筑也特别的很,一排一排的,三面都是很长的大房子,下面一层已经初见雏形了,正在上面铺大腿粗的柱子,铺上木板就是地板了,这是要盖两层么?

  陈燮算是深深的体会到了在明朝想搞建筑有多难了,没有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修两层都费劲。更不要说陈燮修的是宽度长度10米,宽度5米的大教室,还是2层的。

  在文八斤一通解释后,陈燮差点痛下决心用钢筋水泥来盖房子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事情,真不能太过。最后选择了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一人抱的木料,都是从东江镇走海路运来的。做柱子真是没说的,顶个七八十年都不在话下。

  这里是陈燮未来班底的摇篮,自然一切都要做到最好。所以陈燮有点不惜血本的意思。

  张薪背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