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陈富生高深莫测地微皱着眉头,手里攥了一盒中药泡制的小米。这是用来打窝的。

  不时为何,我突然觉得这一幕很可笑。堂堂的商界精英,保安界领袖,此时却充当了一个垂钓者,是放低了姿态,还是他也有一颗大众的心?

  短暂的沉寂之后,我率先开口问道:“陈先生,我们要到哪里钓鱼?”

  陈富生道:“永和渠。”

  我摇头:“没听说过呢!鱼多么?”

  陈富生笑道:“鱼多鱼少,都在心中。永和渠,是一条原本用来灌溉的水渠,不大,但是鱼不少。”

  我有些失望地道:“灌溉渠里能有多少鱼?”

  陈富生道:“永和渠连着徒香河,你说有没有鱼?”

  我略显尴尬地一笑。

  陈富生再问:“钓技如何?”

  我轻捏鼻子笑道:“钓技嘛,马马虎虎吧!我是黄河边儿上长大的,从小喜欢钓鱼。”

  陈富生道:“但是始终钓的是鱼。”

  我不解:“不钓鱼,那钓什么?”

  陈富生道:“姜太公钓鱼,钓出了一片江山;李选贵钓鱼,钓出了一个大家业。”

  我笑问:“李选贵是谁?”

  陈富生道:“明朝进士。”

  他没多说,我也没多问。多问无益。

  在陈富生的话中,我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平时我喜欢钓鱼,每次钓鱼心情都会格外轻松,畅快。但今天陪陈富生钓鱼,我却觉得有些忐忑。忐忑何来,却并非来自心底深处。

  我们很快便到了永和渠,确切地说,这是一条还算宽阔的水沟,直接源自徒香河。沟里绿草悠悠,时而泛着水花。

  真正的垂钓高手,打眼一瞧,便知哪里有鱼,哪里没鱼。作为一个钓鱼爱好者,从沟边走了一圈儿,我便确定,这沟里有鱼,但不多。有大鱼,更少。

  找了个合适的位置,下了窝,由女秘书将鱼竿鱼线都准备好,并挂上饵料。

  我和陈富生相距三米,陈富生悠然自得地坐在马扎上,眼望鱼浮处,目不斜视地道:“小赵,有没有兴趣比一比?”

  我往回扯了扯线,将鱼钩下在一处水草窝里,反问道:“比什么?”

  陈富生道:“比谁钓的多,钓的准,钓的大。”

  我顿时来了兴致:“比就比!陈先生我不是吹牛,我是农村里长大的,钓的鱼加起来能开个鱼市场!”

  陈富生淡然一笑:“那就试试吧!”

  尽管我信心十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