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第356章 逐利者(十三)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以经济为纽带,以劳动为辨别方式。通过这些把当地人联合到我们的旗下。东非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水资源也不能算差。就连喀土穆这种要热死人的地方,现在天气不也凉快起来了么?”王明山书记对着与会的同志说的认真,与会的同志也记录的认真。

  “东非的这个经济纽带是畜牧业么?”负责畜牧业的局长说话的时候很是自豪,依托了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适宜的土地上种满了苜蓿。这些苜蓿有四成运到欧洲,四成运回亚洲,还有两成在当地用掉,饲养了无数的牛。如果有什么偶然原因让苏丹的牛皮牛骨供应出了问题,一半以上的意大利皮具厂,20%的中国皮具厂和30%以上的骨瓷厂大概在接下来的原材料大涨价中朝不保夕。

  王明山尽可能压制住自己看到畜牧局长脸上洋洋得意的表情后产生的不快,他干过央行行长,干过央行书记,在苏丹随便待了几个月就知道为何之前的那帮苏丹总督回国的时候那么的富有。更清楚自己只要动动手,就能给自己捞到多少。更重要的是,王明山看到了这个庞大的产业链条里面有着巨大的问题。

  王明山当然没有砸招牌的打算,亲眼看到这里的丰富物产之后,王明山从感性上总算是理解了皇帝陛下为何要开发两万吨以上的冷冻船。只有那种庞然大物才能把苏丹的牛肉、牛骨、牛皮、牛角顺畅的运到长江流域。为了追随都督的理念,因为他骨子那点自幼培养的治国平天下当个好官的理想,王明山自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份产业能百年千年的为中国造福。建起王明山千古不朽的名声。

  “畜牧业只是整个非洲产业中的一部分,而且就算是畜牧业,我们的产业也过于单一。除了养牛之外,我们还可以养猪,养羊。我听说猪鬃的销量可是很不错的。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能开矿,种植更多粮食……”当过央行行长,对于国内产业结构自然非常了解,不了解这些的话可没办法制定货币发行的计算模式。

  “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我们现在需要建起东非的治安军。没有暴力的正规军事力量当后盾,就不可能建立起和平的法律秩序。这点我想同志们,特别是来自国内山区的同志们最清楚。”王明山把话题拉回到他最初的目的上,而那些山区出来的同志们当然知道天高皇帝远的山区的法律威慑力到底有多弱,大家或者点头或者苦笑,也没去评价,“我们在东非没有能力这么干,至少先把平原地区的当地群众联络起来。”

  畜牧局局长一听眼睛就有些亮起来,他连忙说道:“王书记,我们现在缺人。到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