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第218章 发酵(四)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部长张建国提出了一个看法,“现在国家的城镇人口比例已经到了30%,如果单纯从救济的角度来看,这30%的救济问题反倒轻松,当地政府就能负责。难点大概是70%的农村人口。不过这些农村人口本身缺地么?整体看来缺地人口其实很有限。”

  当过浙江省的干部,汪海洋其实很清楚所谓的缺地问题。土地作为财富存在的时候,谁都缺地。现在民朝不存在土地买卖,于是这个地到底缺还是不缺,这个就得看立场。作为接受过比较系统教育的年轻一辈,特别是学了唯物辩证法以及共产主义原理中的社会制度部分之后,缺地问题用一句话就能归纳,“每个人都想尽可能占据更多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产品”。

  只要能在市面上流通的商品的所有权,大家就想占有。这些玩意能卖钱啊。就如浙江西部山区盛产板栗,平日里也没人上山如何,可到了采摘板栗的时候,争执经常发生。托了羊羹这种甜点的流行,板栗卖的非常好。前些年甚至还能闹出人命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缺乏土地呢?看来大概是缺的。

  可是最近几年,浙江有关板栗闹出人命的事情突然就不见了。理由其实很简单,来自山东和安徽这些不如浙江富裕地区的大量更优质板栗占领了市场。羊羹和板栗或许好吃,可是也不能天天只吃羊羹和板栗。当浙江板栗价格很低,甚至低价都很难卖光的时候,争抢板栗的事情突然就减少乃至不见了。没有了争执,又有摘采板栗的护具,伤亡事情也不再发生。

  如果事情只是如此也倒罢了,汪海洋未必会觉得印象深刻。为了夺回市场,浙江农业部门尝试引种更优质的板栗苗木。农业部门本以为浙江山区的百姓对此会很感兴趣,而事实上农业部门发现这帮山区百姓们感兴趣的是那些本来就长成的板栗树,每年去山上打打板栗,出去卖一下,仅仅出个力气是没问题的。让他们耗费大量气力栽树,养树,花几年功夫等到收获。大部分山区百姓其实没兴趣。从这个角度来看,土地又变得完全不缺乏了。

  令汪海洋印象深刻的还不仅仅是这两者,一部分有意愿以种植板栗为生的农民的确种植了优质苗木,结出了优质板栗。于是没有种树又上山打板栗的人就特别喜欢在种地的农民不在的时候跑去优质板栗园去打板栗。为此又闹出过斗殴事件。只是正好赶上一轮严打,地痞流氓还有犯事的人看到政府拎着大刀开始宰坏人了,在抢十块钱都有可能掉脑袋的强大的压力下,这些人自顾不暇,所以争抢板栗的事情才消停下来。当然,还有因为一怒之下把一众抢过他家板栗的村里人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