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第133章 更正确的选择(四)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可以坦然自若的说,我追求的是整个中国的利益,因为他也是这么干的。胡成何要是就近期的事情做出发言,他总不可能说,“老子我很久之前就看李维斯不爽啦!”他总得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找理由,就得说瞎话。

  所以在政治上的杀戮,基本都会出现“死非其罪”的问题。比较起来,秦桧杀岳飞之后,遇到韩世忠质问。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情,或许是秦桧懒得对此进行解释,或许是秦桧要吓退韩世忠,一句“莫须有”,倒也真的成就了岳王爷爷的名声。

  “如果四叔你想把事情说明白,还真得让沈心回来重掌政治部呢。”韦昌荣觉得自己开始能够完全理解韦泽对沈心的任用。平心而论,大家对沈心的评价挺高,沈心的能力也足以承担起总理这个位置。问题就在于,沈心若是当了这个总理,那就是在强化军队对政治的影响,而不是如韦泽所想的这样,实现取消军人干政的大计。

  “人事部把这次的关把好,我不想弄到局面动荡。”韦泽也很是无奈。他并不反对有过从军经历的人成为政府人员,他也不反对有过从军经历的人成为人大代表甚至是光复党中央委员,他只是反对军队在中央委员会里面拥有的大量固定席次。把席次比例降低到4%以下,而不是现在的14%还多,很多事情就很容解决了。没有这固定的14%以上的比例,省里面还会有胆量和总理掰腕子掰到如此地步不成?

  “既然是这样,四叔你准备先和谁谈呢?”韦昌荣开始提及更加现实的操作问题。

  “你觉得胡成何怎么样?”韦泽只能从最近要退休的这帮人入手。

  “那也得等这次的事情有个结果才行吧。”韦昌荣操纵具体的人事安排之时是非常轻车熟路的。

  此次的事情明显没有那么简单就能结束。在头两天的发言中,所有人还能比较就事论事。在接下来的发言里面,双方的重点就从阐述自己的立场变成了对对方的否定。特别是造反各省自己建设的计划被拿出来之后,立刻引起了部委的激烈批评。

  江西倒也罢了,吕定生被韦泽当头一棒之后,做事比较低调。更重要的是,吕定生曾经因为提出过填平鄱阳湖这样不靠谱的计划,也算是知道了一些厉害。被大力抨击的代表就是安徽省的计划,安徽提出了一个运河计划,试图变水灾为水利。

  部委里面对嗤之以鼻,“安徽省的水利问题是黄河改道前几百年的泥沙淤积问题,都督北伐的时候在徐州渡口写了‘黄河故道,沧海桑田’的话没多久,黄河改道北上,这样一来,安徽才有了能够改变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