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第69章 乱站队(七)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当下给英国制造太多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海军技术不仅仅能用在海军上,管退式火炮已经是中国陆军的标准配备。让欧洲拥有反抗英国的能力,至少在当下对中国并非是最有利的选择。

  这件事谈完之后,就轮到奥斯曼问题。首相明确表达了德国的立场,“我们反对英国的方案。”

  李新对此并不意外,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天然优势在于,他既是北欧国家,又是西欧国家,同时还是一个中欧国家。这个位于欧洲心脏部位的国家是个四战之地,而德国拥有的工业实力以及强大的军队,让德国还能战四方。针对德国的局面,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年轻人员提出了一个名为“欧洲的德国困境”的观点。

  这个困境是德国拥有的地缘优势以及工业和制度优势,加上俾斯麦首相本人的唯物主义做事方法导致的德国人的“秦国化”。备受韦泽认同的荀子历史上曾经到过秦国,在对秦国现行制度和社会水平进行了一番发自内心的称赞后,又认为秦国缺乏人本主义的政治理念,所以长远看来非常危险。

  而德国的趋势也大有这个味道,专制以及基于专制的良好组织模式,对效率的追求,以及对科学发展的奇妙契合。让“德国人丰富了制度却没能丰富心灵,德国人能克服错误却无法避开歧路”。从韦昌荣儿子这段有点诗意的总结描述里,李新敏锐的嗅到了一丝韦泽的味道。

  “那么阁下认为什么方式才是更合理的方式?”李新问道。

  “不能由英国主导,也不能由俄国主导。只有避免了这两个国家的主导,才能让巴尔干地区得到稳定与和平。”俾斯麦首相提出了他的看法。

  李新肚子里面腹诽了一句,“合着还是得由德国主导。”

  但是李新没有把这话说出来,他问了一个问题,“德国作为三皇同盟的成员国之一,排除俄国的主导,又会对三皇同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就我所知,法国与俄国在经济上有诸多合作,而德国与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德国有着极大优势。且不说俄国认为自己天然就应该领导巴尔干的斯拉夫兄弟。咱们从经济上来谈,德国无法如同法国那样提供俄国需要的支持,那么德国在政治上如果无法满足俄国的需要,三皇同盟又该怎么走下去?”

  首相暂时沉默了,李新的问题很尖锐,而且还正中核心。三皇同盟的目的是要打击法国,英法之间矛盾重重,当英国实质占领了埃及之后,矛盾更加激化。所以英法同盟的可能性变得很低很低。奥斯曼帝国倾向了英国,意大利就是一打酱油的,而且十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