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第34章 分赃会(七)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英国看到刚果河流域有利可图,利用英葡的同盟关系,与葡订立条约:英国承认葡萄牙对刚果河岸地区的主权,葡萄牙则保证英国可在这一地区享有同自己相同的商业和航运权利。法国政府对英葡条约的签订表示抗议,与英国有矛盾的德国立即公开支持法国的抗议照会。美国也宁愿这一富饶的地区控制在力量较弱的比利时手中。

  德国首相俾斯麦之所以能够这么有面子的在柏林召开世界性的会议,是因为法、德、美几大国在刚果问题上基本一致的态度,使英国不得不宣布放弃英葡条约,提出应召开国际会议来最后解决刚果问题。

  现在刚果问题变成了如何瓜分非洲的问题,事情的发酵以及扩大完全超出了英国方面的预料。英国外长得知中国外长询问各国对英国的态度时,觉得中国人居心叵测,想趁此机会在各国背后煽风点火。但是英国佬毕竟是英国佬,几百年丰富的国际关系积累之下,英国外交部却得出了一个很反常识的观点。中国此时支持其他国家和英国人闹并没有利益。如果中国和英国人联起手来,反倒是能够在这次会议中实现最大利益。

  原因很简单,中国鼓动其他国家和英国闹,中国能够取得的不过是和其他国家一起瓜分非洲的那点利益。如果中国和英国站在一起,那利益可就大了。在非洲这旮旯,中国和英国舰队联起手来可以碾压任何国家。中国甚至不用亲自披挂上阵去威胁任何国家,只要中国能够公开表示支持英国的态度与立场,公开支持英国提出的刚果河方案。虎视眈眈的法国、德国、美国就得仔细掂量一下当下的局面。英国只要撕破脸,把舰队开出来,这帮国家都得给跪了。

  出于这种利益分析,英国外交部认为可以和中国进行一次谈判。以英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几百年的欺凌史下,英国明显不可能组建起针对中国的欧洲联军。即便是欧洲国家答应了,他们也只会在英国遭到挫折的时候从背后插刀子而已。与欧洲国家相比,英国与中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反倒最小,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之前的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是足够的理智与克制。

  说完了自己的要求之后,英国外长就看着李新,内心稍带紧张的等待着李新的回答。

  李新的心里面倒是一阵激动,韦泽曾经用他极大的威望强行推动了与英国的和平,这种做法现在貌似开始有了收益。李新曾经请教过韦泽,什么是对中国最有利的外交局面。韦泽的回答是,“和英国人合作,双方不进行战争。最好是能和英国佬联手把美国给分了。然后就等着欧洲自己来一场大内战,多行不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