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第325章 外交推动(一)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帕夏,(土耳其语:pa?a)是奥斯曼帝国行政系统里的高级官员,通常是总督、将军及高官。帕夏是敬语,相当于英国的“勋爵”。

  1875年4月5日,土耳其黑海舰队司令霍巴特帕夏,土耳其陆军中将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在奥斯曼帝国里面颇有名望的立宪派政治家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三人聚集在伊斯坦布尔的苏丹皇宫的谈话室里。现任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向这几位还算是真正认识欧洲局势的大臣询问着未来与中国的关系。

  霍巴特帕夏有着一张英国人常见的面孔,他用一口英国腔的土耳其语说道:“如果能购买到中国的军舰,相信可以在黑海消灭俄国舰队。”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有着日耳曼人的外貌,他的建议与海军司令差不多,“我军火炮总数不够,如果想和俄国对抗,大概还需要购买一千门左右的各型火炮。”

  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倒是没有急着说话,他当过好几个省的总督,也当过奥斯曼帝国的宰相。在内部斗争无比激烈的奥斯曼帝国中,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不妨多听听苏丹的意见。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自己在1872年当了几个月宰相,很快就被撵下台。反对者势力庞大固然是他下台的根本原因之一,现在这位苏丹本人的态度也是极为重要的理由。

  提起中国的海军装备,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忍不住伸手挠了挠下巴,最近几个月在世界上最风光的莫过于中国的海军装备。打败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是欧洲各国的普遍理想,现在终于出现了成功的挑战者。各国当然希望能够从中国引进军舰。

  奥斯曼帝国与中国有过军事贸易,经过改革的奥斯曼帝国有全军406万人的军队,以超良心价进口的40万支中国翻新步枪在部队里面评价很高。中国还极为体贴的向奥斯曼帝国出售了三个复装子弹工厂,让奥斯曼帝国不用大量进口子弹,节省了相当多的资金。

  阿卜杜勒?阿齐兹开始和陆军与海军的帕夏讨论起从中国进口武器的事情来。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静静的看着两名军队上的帕夏与苏丹相当热络的讨论,他心里面忍不住有点滑稽的感觉。海军司令霍巴特帕夏是个依伊斯兰教的英国人,陆军中将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是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德国人。奥斯曼帝国对外不得不重视欧洲强国的立场,这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要由欧洲人来掌握奥斯曼帝国的重要职位,这未免也太那个了。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在1856《巴黎条约》中,奥斯曼帝国签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