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第273章 南边的麻烦(一)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们就得把国有资产给尽力运作好!”

  “增加基础投资是国有资产管理,把现在的资产给运作好也是国有资产管理,都是一回事……”

  “这根本不是一回事,你看这价格,能是一回事么……”

  国资委近期工作其实没有那么忙,毕竟什么是国有资产,国资委这个新单位怎么管理已有的资产,这个对接工作进行的不够快。毕竟能勒令地方乖乖的把国有资产管理权交出来可不是容易事。须得国务院权力配合。因为韦泽不在,总理毕庆山的号召力以及执行力明显没有韦泽的力度。

  外部问题如此难缠,内部的解决思路自然会有很多。各种讨论从具体到方向,又从方向到理论。攘外必先安内,反正现在事情已经如此纠结,国资委工作人员在庞聪聪的要求下,把《资本论》以及韦泽按照21世纪政治课上学过之后又写出的《资本论第一卷导读》拿出来学习。

  不得不说,身为大学问家的马叔的书的确掀开了蒙在资本营运上的迷雾。韦泽那个导读也真的是起到了作用。让中国这帮连资本概念都没有的同志们自学习资本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有了导读之后就有了纲领。

  两个礼拜之后,国资委居然拿出了一个共识文件。文件开头引用了韦泽三个经济周期的看法,既科技发展周期,产业投资周期,产品的认同周期。这三个周期无关资本主义或者共产主义,是后世经济学家们对经济波动比较认同的一个解释。

  国资委认为现阶段最紧迫的问题,是国家到底能够在多久的时间内忍受大量投资带来的沉重压力。大家觉得短期内最佳解决办法就是在产力发展上有重大突破。也就是那个动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上千年的科技发展周期能够人为缩短。如果科技方面的突破能够带动生产力方面的突破,未来三到五年之内的沉重压力就能得到全面缓解。

  这个结论是很容易得出,只要真的懂点经济,有过一定程度的社会管理实践,大家就知道现在中国生产力某种意义上到了一个“枯竭”的地步。这些年土改其实颇有用处,对海外移民减少了内部土地压力,除了遭到国家全面打击的地主士绅阶层之外,人民都分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土地。法律又不允许土地买卖,人民都有心思想靠种地来发家致富的。

  但这种事情靠想是没用,新政府的钢铁业能够爆炸性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铁农具在农村的全面普及。包括橡胶鞋的普及,再加上妇女解放,严谨裹脚,生产力的确在很短时间里面就被大量释放出来。

  人的心气可以无比的高,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