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第60章 相残(十六)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不答应么?”

  面对这样的疑问,左志丹笑道:“就法国佬的那个操行,他们是一定会要求越南割地的,只要越南人答应了向法国人割地,我们就出兵把那块地拿下来。那时候还省了不少口舌。越南人不是问题,法国人才是问题呢!”

  这个解决方案让外交部的同志们恍然大悟,的确,反正是割地,越南把土地割给中国,远比割给法国要来的轻松。毕竟法国人这是第一次进攻越南,而中国历史上进攻越南的次数实在是不要太多。越南人对中国更有警戒心,这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事情。

  不理解越南人想法的同志也不是没有,但是外交部没资格决定对外战争,即便是放了狠话也没用。所以这件事就由左志丹向韦泽汇报。

  而左志丹去见韦泽的时候却被告知先等等,韦泽正在约谈官员。左志丹老老实实的等在接待室,他心中叹道,韦泽是越来越忙了。

  韦泽的确非常忙,他越谈的是财政部的王明山。这个年轻人以固执的个性在财政部相当有名。最著名的一件事乃是1861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军队试图建立一支能够保护暹罗大米贸易线的舰队,而财政预算已经用光,所以王明山公开表示反对。当时的财政部长李维斯正要调去湖南当省长,所以财政部心思都在谁能继任财政部长这个职位上,敢出来公开反对军队的人基本没有,而王明山格外的醒目起来。

  因为王明山的反对,而财政部也乐的有人出来顶缸,导致最后特别拨款并没有通过。军队对王明山这小屁孩子印象极坏,所谓恶名传千里。王明山算是“红了”,因为几名参谋部高级将领公开的狠话,让他几乎成了1861年的年度人物。连韦泽都知道了这位顽固份子的大名。

  “王明山同志,你对土改的态度好像是非常支持的?”韦泽问道。

  面对韦泽,王明山明显是有些畏惧,所以他很谨慎的答道:“是的。从财政角度来看,没土改就没有稳定的税收。没有稳定税收,就很难制作更有效的财政预算。”

  “如果我让你去负责土改问题的话,你能坚持原则么?”韦泽继续问道。

  “我一定会坚持原则。”王明山答道。表完了态之后,王明山忍不住露了怯,“都督,您让我去哪里搞土改?”

  韦泽答道:“我想让你回安庆。淮南的土改必须强力推动,这件事若是说犹犹豫豫,那是断然办不好的。只有快刀斩乱麻的推动,让淮南的群众能够分到地,能够有地种,这才能让淮北的百姓知道我们光复军和满清到底有什么不同。当然了,淮南土改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