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儒道至圣 > 第890章 礼刑之争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申洺扫视众人。轻咳一声。把试卷放在左侧,把方运的答案放在右侧,念道:“这第一题,是询问《春秋》一书历经多少年。这个人人都知道,是两百四十二年,谁要是答错,马上去圣庙辞掉文位。”

  众人笑起来,除方运之外的十三人,都在面前的答案后画了一个圆圈。表示正确。

  申洺继续道:“对‘礼刑之争’,礼殿与刑殿最终定论,这个还用说吗?”

  众人一笑,继续答题。但是少数人则面色微变,方运的目光亦是一动。

  礼刑之争,乃是汉朝时期一场席卷百家的圣道之争,持续了近五十年,最后以贾谊圣陨为终点,刑殿大获全胜,也是人族刑礼并存局面开始。

  礼刑之争。仅仅因为一句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导致半圣贾谊提前圣陨,七位大儒文胆碎裂、成千上万读书人文宫崩溃,堪称人族浩劫。

  礼殿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是:平民贫穷,他们没有时间掌握繁琐的礼仪,也难以负担昂贵的礼物,所以不能用礼来约束平民。高官犯了大罪,理当用隐晦的词语来掩盖,不应该用不体面的刑罚,而是让高官体面地自杀。

  刑殿对于这句话解释,却与礼殿南辕北辙。

  刑殿认为“上”和“下”,分别对应“尊”和“卑”,整句就变成“礼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

  刑殿的解释便是:不能因为平民地位不如士子和大夫,就把他们排除在礼仪文明之外;不能因为犯罪的人是高官,刑罚就区别对待。

  方运来圣元大陆第一次读“礼刑之争”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后世为了栽赃儒家故意曲解这话,说这话的意思是平民没有资格享受礼仪,而高官贵族可不受惩罚。

  方运后来读了众多的书籍,无论是贾谊、郑玄还是孔颖达,这些大儒对这句话的注解都与圣元大陆的礼殿相仿,都体贴平民,并且认为高官可判死罪,但要体面一些,不动用伤害身体的肉刑,而不是说高官不受任何惩罚。

  对于生活在华夏古国的方运来说,“刑不上大夫”早就已经实施,因为不要说高官,连普通人犯了罪,都不会有打断腿脚之类的刑罚,要么囚禁,要么死刑,可谓“刑不上罪犯”。

  礼殿和刑殿在前半句上没有争议,若不仔细看,后半句也差别不大,只是,一个是给体面的惩罚,一个是一视同仁。

  但是,当年两殿之争的实质,是对“大夫”的定罪权。

  在礼刑之争前,刑殿无权审判所有读书人,只有礼殿剥夺罪犯的读书人身份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