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暗黑大宋 > 第676章 借口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朝的科举,算是很公平了吧,但真正有多少寒门子弟唱名于东华门?但寒门子弟占读书的士子多少比例?其实不去打意打压富贵人家,已经就是一种不公平了。”

  民间谚语说富不过三代,说明创业难,守业更难。

  但有没有想过,一旦富能过三代,五代,十代,代代积累下去,如何了得。很快地就产生了贫者益贫,富者益富。

  所以王巨本来还打算推出遗产税的,不过想一想现在大家的想法,这个遗产税无疑太超前,因此没有再提。

  刘开又开始沉思。

  实际这些道理都不是很复杂。只是放在现在来讲,略有些超前罢了。

  “最后一公,乃是公道。比如税赋要公道,兼顾公私。不能过高,以减少百姓压力,也不能过低,以便保障官府支出,不过官府也要主动节约开支。节约浮费,以便进一步减少百姓负担。”

  “冗官冗兵冗政?”

  “其实我朝不能算是冗官,这么大地方,总需要许多官员,主要就是养官成本太高,特别是高级官员,就象我现在一年各种薪酬福利,达到了一万多贯,得要多少百姓才能养活?况且我还不算真正的顶级官员。”

  “确实是如此,有的低级官员薪酬也不高。仅能养家糊口……”刘开微微叹息道。实际王巨以前也多次说过类似的话题,比如宋朝是干嘛?不是为了进一步开智慧,而是为了做官,为了黄金屋,为了香车美女,宋真宗说的!结果有的书呆子就拼命地读,一家人都拖下了海,可有几人唱名于东华门?况且唱名东华门也不代表着什么,还要在前三甲之内。那才能分配到一个不错的官职。至于第四甲第五甲,往往候补十几年,都未必能候补到一个差官。没有差官,仅是职官。就意味着没有各种福利,没有福利,仅是薪酬,那真正只能养家糊口了。

  即便有了差官,能进入到高层的官员又能有多少?大多数还是低级官员。

  因此有的官员贪墨,有的官员让家人经商。兼并……

  如此,国家岂能完全好得起来?

  王巨继续说道:“公道还包括其他各种,比如行商,为何我当初将竹纸作坊的四分之一契股送给高家子弟,没有高家,仅是延州几个商户,不仅仅会面临无穷无穷的苛税,官府胥吏说不定还变着法子来勒索,另外当地豪强看到盈利了,也会伸手敲诈。不盈利无法生存,盈利了还是无法生存。”

  这也是宋朝的一个弊病,并且还是九百多年后的弊病……

  “这个就要制订律法,用律法杜绝这些丑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