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暗黑大宋 > 第四〇一章 十条罪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者就是这个民不加赋税,比如郑白渠,修好后,不加赋税,但国家收入提高了,还豢养了五万名保厢军。但郑白渠建修难度很大的,若是江东圩,河北水利,除了河工外,其他难度都不大,用钱也不多,也不是用钱不多,主要劳力是免费的,所以真正花钱的地方不多了。然而见效快。

  修好了,只要守住,不让豪强吃掉,真正分到百姓手中,国家就能纳到赋税。这也是一种民不加赋税而国用增加。

  接着免河北流民夏税秋税,赐河北役兵特支钱。先施下仁政,换取好名声。

  接着改革科举,建学校复古。罢诗赋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取进士。

  大苏听到后。立即上奏说:……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则敝车羸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者,无所不至矣。自文章言之,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诗赋、策论均为无用。然自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法取士,不过如此也。矧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意思没这个必要。

  是没有这个必要,但王安石此举大有用心,就象赵顼裁减恩荫,马上大名府就传出了谣言。为何,咽喉也,舆论也。科举改革。什么形式都无所谓,主要就是为了这个舆论,这样一改后,以后就能用新政,做为论策的题目,天下读书人就不得不为新政吆喝鼓吹了。

  雅一点就是大义。

  赵顼当然不知道了,大苏同样也不知道,只是认为这样做没必要,因此赵顼召见。大苏说道,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实际大苏不是反对变法。就是希望慢一点,动静小一点……

  过节便产生了。

  但这时王安石还在观望,这种心理也是在仿佼桑弘羊,王巨说霍光杀桑弘羊是为了赢得豪强的欢心,王安石不会这样认为,他认为桑弘羊之死纯粹是卷入了政治斗争才被处死的。他在变法中,虽有许多豪强反对,但还有一些顶级豪强在支持他。

  所以王安石变法有两条没有动,一是恩荫,即便现在赵顼动了恩荫,他自始至终没有表态支持,反而说了一句,陛下,你太急了。

  其次是商税,士大夫在王安石变法中,他们家人行商,仍是免税政策。

  但王安石没有弄明白就是,捅一刀也是捅了,捅两刀与捅一刀有何区别?于其试图缓和这些人的怒气,何必不拉拢一些温和派大臣?

  正是这种心理,他迟迟没有动手。

  但两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